2)第1069章 伐交(11)_末世帝国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岂能擅开,人命岂是儿戏。我国出兵实为贵国,如今志国欲取德康,你长孙一推了之要我攻志,简直岂有此理。段使今日若不给说法,今后一切之后果皆由贵国承担,勿谓言之不预!”

  “你这是强人所难,分明是卫国将德康让与志国,而今德康已在你军手中,这与我国有何干。”

  “怎无关系,若非你国走漏消息,我军缘何要多等四个月,卫国又焉能将德康让予志国,一切因果起因皆由你国而起。而今志国向我讨要德康,原山、秋郡两地焉能置于我国管辖之下,你国不负此责任,谁负责人!”

  “哼,卫国十数郡尽在永兴侯之手,随便让出一郡又何妨,志国何必执着于德康一郡,此法阁下难道不知吗。”

  “段使当真天下人皆是蠢猪吗,德康乃西进之咽喉,得德康者得卫地,志国若只为土地,大可不必强行索要德康,其意在需取得此地扼我咽喉,况且说卫国许诺在先,其索要德康乃名正言顺,岂是你说换地就换地。”

  德康、原山、秋郡、名田、康郡五个郡自东向西走向,被夹在志国、徐国与长孙三国之间,即便志国同意答应换地,其大可提出索要原山,亦或者秋郡,因为只有这三郡是跟志国占领下的孙国旧地是接壤的。

  所以无论怎么换地,都在当初咸王与张阶的约定的德康、原山、秋郡三郡之内。而且志国有充足的理由索要德康,因为是卫国许诺在先。

  当然,地在咸军手中,咸国大可以不予理会,但志国经济上的反制措施,将影响咸国消化占领土地的时间,乃至拖累经济,且公良军现在就在德康境内的南部与赵逊对峙,其铁定索要德康郡,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只要封死了德康郡,就封死了咸军向西扩张的通道。

  而志国供应着咸国大量的初级品原料,咸国这些年光顾着扩张产能和市场,没有余钱用于战略储备,无法承受原材料中断带来的生产停滞,因此咸国短时内是不可能与志国开战的。

  退一步说,咸国与志国开战,晋国在落井下石,切断原料供应,并以此为要挟,咸国只能死的更惨。

  咸国的棉花、羊毛、大豆、白铜、石油、矿石等等严重依赖进口,而火药需要棉花,饲料、食品、肥料需要豆粕,燃料、油脂需要豆油和石油,冶金需要白铜,晋、志、宋三国又占了多数,一旦打起来,咸国经济上必然是吃亏的。

  当然,三国如若停止出口,贸易的损失是双向的,但三国的社会形态决定了其社会承压能力远高于咸国,失业带来的社会冲击十分有限,但对咸国的冲击。

  同时长孙与晋国还维持着表面上的联盟,晋国又是咸国的上邦,政治上的压制,咸国也不可能通过兼并长孙向西发展,因此实际上就堵死了咸国扩张的步伐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