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3章 星际移民列车_我体内有个黑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狂的计划,称之为“跨星移民列车计划”。

  这个计划脑洞大开,那就是把移民放入一艘长度达到100公里,又尖又长的移民飞船中,自带核聚变反应堆,最多可搭载100万人的移民。

  出发时,利用高能强光照射尾部反光板,不断提供推力加速度,最大速度能达到的程度。

  再依靠飞船自身的动力,加速到的程度,再尽量保持匀速。

  卫明每年都会投掷一颗(或若干颗)质量达到100万吨,表面具有一定弹性,速度略大于的圆形“补给球”过去,由移民飞船上的照射激光提供指引,具有一定动力调整能力的“补给球”,不会偏离航道。

  届时移民飞船可以捕获住“补给球”,具有物质来源,从而渡过漫长的航期。

  即将抵达终点时,也有足够的工质用于减速。

  如此!

  迁移全程保持左右的移民飞船,即便是10光年之外的恒星系统,也不过三十多年就到。

  又因为时间膨胀效应,对于飞船上的百万移民而言,可能只要三十年,他们就抵达了目的地——人类的新家园。

  三十年!

  假设飞船上的移民,人均寿命能达三百年,他们也不过消耗了十分之一的人生而已,然后便得到了一个拥有无限潜力的新领地,毫无疑问这是非常划算的。

  甚至某位专家构思了一套更极端的“移民列车计划”,这种列车的直径只有十米多一点,长度达到10公里,每列载人10万人,用超长电磁弹射器加速到的程度。

  前面先发射一艘带有核聚变反应堆的“动力车头”,后面拖拽着十列“载人列车”,合计100万移民。

  后面每隔一段时间,卫明发送一个百万吨“补给球”过去,或者短时间内发送多个。

  最后即将要抵达目的地时,后面的“车厢”结构,可全部投入头部的反应堆中,作为减速用的工质,甚至更加拥挤一些,100万人,挤人最前面的两段“列车”中,拥挤程度达到最高。

  但是移民们也看到了黎明和胜利。

  仅剩的核聚变“动力车头”,和两列十公里长的“移民列车”,以及工具、设备、机器人等物资,足够建设出一个初始的生存据点,让他们在异星球生根发芽,开启一个个人类文明的分基地。

  该方案下,好比天天住闷罐火车,移民的生活品质确实是非常差,但能节约80%的物质消耗,最大速度可达,时间上,最多二十年便能到达终点,如同自然分娩一般,痛苦,但是短暂。

  此外。

  专家画出的设计图中,会发现一个个硕大的形如子弹的“核动力车头”,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看起来容易让人产生联想,该方案甚至有人取了个不雅观的名字,但十分的生动形象。

  太阳系周边10光年范围内。

  5个可开拓恒星系统。

  5组星际移民列车。

  500万殖民人口。

  20年左右时间完成。

  以上这些数据,便构成了“移民列车计划”。

  如今黑洞集团什么都不缺,唯独缺乏足够的人口。

  所以这个计划,只能找到华国合作,以便拿下周边的几个可殖民星系。1603381607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