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4 制胜之策_战国:开局一块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瓮中之鳖!”

  其余众将也纷纷应和:“是也,是也……”

  太子芈横缓缓点着头,心中很为自己那个关系要好的王弟骄傲。

  黄歇虽然一向看熊午良不顺眼,此时也不得不对熊午良心服口服——这样出(卑)人(鄙)意(无)料(耻)的破敌之策,黄歇无论如何都想不出来……

  结果——子兰居然对这样的破敌妙计不屑一顾?

  ……

  “齐楚两国交兵,与他们宋国又有什么干系?”子兰振振有词道。

  “我大楚并未与宋国宣战。”

  “若真按曲阳君所言,偷袭宋国符离塞——是为不宣而战,君子所不齿也!”

  “如此不讲道义的行径,纵然是说出来,也应当觉得羞耻,更别说要付诸实施了!”子兰瞪着通红的双眼,看向熊午良——

  “芈良,你这‘破敌之策’,真让曲阳君的爵号蒙羞!”

  熊午良人都傻了。

  大哥,现在打仗呢!

  兵者无所不用其极,你隔这儿扯什么道义?

  那宋国同意借道给齐国的时候,宋国怎么不讲中立国的道义呢?

  子兰冷哼一声:“本公子乃是大楚嫡系血脉,断然不会行此等不宣而战的卑劣行径!”

  “芈良公子,你也是我大楚王族公子,竟能有这般离经叛道的想法——此话休要再言!不要给我大楚王族丢脸!”

  “本宁可连同六万将士一同战死沙场,也决计不会偷袭符离塞!”

  帐中众将闻言,纷纷愤怒了起来。

  蚌埠住了!

  敲里吗的——

  你踏马说得轻巧。

  等齐国大军打过来,按这个煞笔子兰的性格,定然是第一个逃命跑路的。

  指着他能‘一同’殉国?扯淡!

  六万楚军将士,谁不是爹生妈养的?凭什么就要被子兰一句话就‘战死沙场’?

  其实子兰的话,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战国之世,虽然已经开始礼崩乐坏,各国为了胜利变得越来越不择手段——但是整体上看,道义还是要讲的。

  绝大部分战争,仍然是双方主帅互下战书,选择平坦地带摆开阵势。待双方就位,两位主帅互相问礼之后,再击鼓会战。

  虽然也有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这样用了计谋取胜的战例。

  但总体上看,各种在战场上的阴谋诡计,在这个时代还未大行其道。

  尤其是偷袭、不宣而战、反复无常等战法战术,总归显得不是堂堂正正,有不讲武德之嫌。

  但是……

  这一仗,乃是大楚国运之战!

  一旦战败,淮水以北的大片沃土将沦丧敌手,进而会威胁楚国淮水以南的中心腹地……

  须知在真实历史上,楚国打输了垂沙之战后,从此便彻底沦为二流战国。

  直到始皇帝天降猛男横扫天下,数十年里,楚国都再也没有曾经大国、强国的气象了——

  所以哪怕是不择手段,这一仗也必须得打赢!

  这个时候,还有心思讲究什么武德?

  太子芈横憋不住了,出言道:“咳,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此战对于我大楚太过重要。”

  “此时不是拘泥于常理的时候——我看曲阳君的法子,很有可行性嘛!”

  子兰扫了芈横一眼,大手一扬!

  “休要再言!”

  “本帅绝不会为了一次小小的胜利,就押上一世声名!”

  ……

  芈横也怒了。

  焯,你有个勾八声名?公认的草包、废物、酒囊饭袋罢了!

  刚才还衣衫不整、声色犬马的,再看看你现在这副样子,吆五喝六的,还真把自个儿当个人了!

  来之前,楚怀王曾经严令——芈横只能老老实实行监军之职,以学习为主,绝不能仗着太子身份,干扰主帅发号施令……

  但现在,芈横也实在忍不住了!

  芈横大声吼道:“子兰——”

  “你清醒一点!”

  “就按熊午良说的做!”

  “我是太子,听我的!”

  子兰猛地一拍面前的长案,脑袋高高扬起,大声道——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