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0 宋国的结局_战国:开局一块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乖巧地跪在城门外——对于他们来说,战争已经结束了。

  不止是守城的军卒投降——很多早已对宋王偃的残暴不仁失望至极的宋国文臣,甚至走在这些军卒的前列。

  芍虎兴奋不已:“主君快看——宋人降了!”

  熊午良轻轻舒了一口气:“宋王偃何在?”

  投降的宋国众臣面面相觑,纷纷摇头——显然,他们并没有争取宋王偃的同意,而是私自打开了城门。

  熊午良思忖片刻,挥了挥手:“派一个千人队,进城打探情况。”

  “若是尔等胆敢使诈,本侯就用全城性命为派出的千人队陪葬。”

  众宋臣连道不敢,洪石头千人队再次一马当先,挺身入城……

  没有任何悬念,宋人战意已颓。

  商丘的百姓面无表情地注视着进城的楚军,没有半点儿抵抗的意思。

  其顺从程度,让洪石头深感意外。

  其实也并不奇怪——宋王偃炫耀武力的‘射天鞭地’,虽然提振了宋国军民的士气,但是也有副作用。

  那就是在失败之后,所有宋人都会认为是宋王偃‘获罪于天’、‘得罪鬼神’,所以才导致国家覆亡。

  这些普通老百姓当然没必要与天作对——因此,他们对征服者的顺从理所当然。

  洪石头接管了城墙的防务,收缴了宋军的所有兵器——在排查了所有风险之后,熊午良才亲率麾下大军才入驻商丘。

  唯一的问题,就是宋王偃跑哪去了?

  “主君——子偃在王宫里……”洪石头来到熊午良面前抱拳施礼,似乎心有感触,声音也低了许多。

  熊午良望向王宫方向——浓烟滚滚,火光滔天。

  不难明白——这是宋王偃自知大势已去,故而自焚于王宫之中,身殉社稷。

  一众楚将脸上的兴奋都消失了,看向王宫方向,一个个心有戚戚。

  宋国,乃是先朝殷商皇族后裔。当初周武王攻破朝歌,商朝的末代君主纣王帝辛火烧朝歌,自焚于宫中……如今时隔八百年,帝辛的社稷后代子偃竟也效法先祖、如法炮制……

  着实令人唏嘘。

  熊午良也为之咂舌——这宋王偃,虽然张狂自大,但是也颇有几分悍匪气质。

  至少这份亲手了解自己的勇气,熊午良自问是做不出来。

  “自今日起,故宋国之疆土,即为我大楚之疆土。”熊午良沉声宣布——

  “故宋国之子民,即为我大楚之子民!”

  “武贲将军,请传本侯口谕三军——既然商丘中尽是我大楚子民,自然要善待,不可屠戮无辜。违令者,军法从事。”

  武贲:“谨遵君侯之命。”

  “钟华——派亲兵营封锁宋国府库、清点吏民书册,不得有失。”

  钟华拱手领命。

  “芍虎听命——即日起封锁商丘全城,不许进出。立刻押送宋国旧臣子、我军俘获的宋国旧将前往郢都,交由我王定夺。”

  芍虎挠了挠胸毛,瓮声道:“末将明白!”

  史书记载——楚王槐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七月,曲阳侯克商丘,宋偃焚宫而死,宋乃亡。

  八百年宋国社稷轰然崩塌,富庶宋国的强大昙花一现,然后宣告灭亡——楚国理所当然地吞并了宋国的八百里沃土,疆界向北拓张到【山阳】至【阴平】一线。

  虽然宋国疆域不大,只有八百里,但却皆是富庶鱼米之地,和当初吞并越国的千余里贫瘠山林土地的价值不可同日而语。

  这是熊午良亲手指挥下,攻灭的第一个诸侯国。

  宋国覆灭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举世为之侧目……

  ……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