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5 平平无奇的黄歇日常_战国:开局一块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论如何,君侯毕竟是在乐氏一族蒙难之时出手相救……今后为君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乐毅如是说道。

  熊午良嗬嗬一笑,心说当然要救你全家了——就算不为感化你,你那两个儿子也都是一级棒的人才。

  乐乘和乐间,都是可堪一用的大将之才。

  就连乐毅的孙子——一个叫乐叔的小子,也被后世的汉高祖封为‘华成君’。

  可见乐氏一族的确人才济济。

  在挖墙脚这一方面,熊午良向来不遗余力……这次墙角显然挖得很成功。熊午良立刻便下令,组织了一场极其丰盛的晚宴,邀请了乐毅及家眷,为乐氏一族压惊、为乐毅接风洗尘。

  屈原、召滑、芍虎、黄歇等人都前来道贺,整场宴席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

  数日之后,一个平平无奇的清晨。

  黄歇从床榻上爬起身来,迷迷糊糊地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天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于是坐直身子,稍加洗漱之后,穿上一身朴素的衣袍,正了正冠冕。

  先去书院里的‘食堂’吃了口早粥,菜色很简单——一碗稀粥、一碟酱豆子,堪堪果腹而已。

  这是书院给师生提供的免费早餐——若是愿意加钱,还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小咸鱼或者鸡蛋,但是学生们普遍比较节俭,老师们也不愿公然搞‘特殊化’,因此这两项加餐在书院里普遍销路不佳。

  “山长,早上好。”

  “早啊夫子。”

  ……

  黄歇笑呵呵地对所有打招呼的学生点头致意,心中感概万分——

  这书院,前前后后也就三年时间,如今俨然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曲阳侯很有钱,在经营书院这一方面更不吝啬,以至于书院的规模急速扩充。

  主管财政的屈原一向严苛,但是对于书院需要的各项资金审批,则很是大方——原因很简单,书院是对抗世家大族的根本所在。

  有了书院,就不用担心世家大族的官吏垄断。

  在屈原的计划里,变法最终是要在整个楚国全面推行的——楚国的世家有兵有粮,底气一向硬得很,很有可能会公然反抗。

  若说他们敢于起兵作乱……应该不太可能;但是上下官吏阳奉阴违、甚至集体请辞,还是很有可能的。

  好在有书院,可以大批量地培养基层官吏,免除屈原的后顾之忧。

  黄歇同样出身于世家大族,而且还是楚国最顶尖的那几个大族之一……按熊午良‘屁股决定脑袋’的理论,应当是很抗拒屈原的‘变法’的。

  但书院可是黄歇的心血……黄歇懒得想那么多,只要把书院办好,就心满意足了。

  他也确实办到了。

  几年时间内,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但学生规模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师资力量也在收拢了齐国的‘稷下学宫’之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如今的曲阳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