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4 建设琅琊_战国:开局一块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没那么重要的——因为山林里的树木和灌木,都是天然的掩体。

  因此,凶蛮军不但甲胄更加轻便,他们的兵器上,也很少装备曲阳新军那样的厚实大盾,就连骁骑军那样的小盾也几乎没有。

  只有少数军卒,才装备着藤条编制成的藤牌。

  他们也没有长槊或者是戈戟——人手一柄短剑,和一支不算长的木矛,这才是标配。

  鞋子作为山地作战的消耗品,这才是兵家宗师们重点考量的对象——凶蛮军有了质量上佳的镶钉牛皮战靴,可以大大提升行军速度,也避免了脚底板在恶劣的道路上被割破。

  有了这样的战靴,士卒们可以在山林里最恶劣的路况上,保持更高的移速,同时避免意外受伤。

  对于山林作战而言,这无疑会大大提升战斗力!

  总而言之,凶蛮军的甲胄最为轻便,颇具特色。

  如果说曲阳新军是当世最强的重步兵、骁骑军是当世最强的冲击游斗综合性骑兵……那么新编凶蛮军,便是当世最强的轻步兵!

  在正面战场上厮杀,凶蛮军肯定打不过骁骑军和曲阳新军。

  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地形,或者是奇兵偷袭的时候——这一万凶蛮军,足以赶得上十万兵马!

  这,就是熊午良接下来开发岭南的秘密武器!

  ……

  琅琊城一片欣欣向荣,秩序井然。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城内的状况持续向好发展,单论这些越国遗民的生活水平,似乎比战前还要更繁荣一点!

  其中的原因,说来也简单。

  曲阳侯所到之处,必有商机——这已经是全天下商旅公认的常识了。

  听闻楚国大军远征琅琊,早就有不少商队闻风而来,准备收购战利品等等。

  这些商队的涌入,给【琅琊】注入了不少活力。

  此外,琅琊城被齐国和楚国夹在中间——在姒惊背刺楚国之后,整个越地都遭到齐楚两大国的敌视,贸易一直都是封锁状态。

  如今并入楚国,贸易封锁的情况自然就不存在了,城中的百姓因祸得福,战后生活质量不降反升。

  熊午良趁热打铁,宣布了一系列命令——

  ‘越国故地,今已并入大楚,一年之内,免征商税;三年之内,不抽戍卒。’

  ‘征发劳力,扩建海港。’

  ‘建设琅琊造船厂。’

  第一条命令中,一年内免征商税,无疑是熊午良要借助商旅的力量,让琅琊尽快富裕起来。

  在琅琊之地鼓励商贸,无疑也是为了接下来的长远计划做打算。

  这里在未来,将会是商港、军港融为一体,作为楚国的东部重点出海口,将会提振整个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这里鼓励商贸之风,显然利大于弊。

  至于承诺的‘三年之内不抽戍卒’……一来是保证琅琊有足够的劳力去大搞建设;二来,反正琅琊真正有战斗力的三万青壮年,已经被无良曲阳侯统统征走了……

  至于扩建海港,无疑是又要动用‘曲阳建筑工程队’了!

  整个淮南救灾期间,曲阳建筑工程队居功甚伟,且工程队的规模也翻了数倍。

  在未来,这支曲阳建筑工程队将会在琅琊大展雄风,带领当地的劳力大搞基建和港口工程。

  而关于‘建设琅琊造船厂’,则可以从平阿造船厂调动成熟的造船工人,学习平阿县的先进生产经验,保障尽快形成有规模的生产能力。

  造船,造海船,造大海船!

  熊午良不嫌多!

  大海如此广袤,岛屿星罗棋布,海量从未被人夺取过的天然资源,简直是无人看守的宝藏——楚国即便是造出成千上万条大船,也无法运回那么多资源的万分之一。

  造船!拼命地造船!下饺子!

  造得越多,能获取的利润就越大!

  ……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