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2 岭南拓荒团_战国:开局一块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司马错联兵伐楚之后,楚国进入了‘后霸主时代’,国力一度极其衰微,国库空虚,就连王城郢都都成了一片废墟,举国几无可战之兵。

  在当时的情况下,熊午良提出了复兴楚国的战略——

  一是复仇越国。

  二是开荒岭南。

  三是经略巴蜀!

  如果把楚国比作一个病人,集权变法算得上是调理身体养蓄精气;而上述如此三步走的战略,便是口服的虎狼猛药!

  复仇越国,是为了提振民心士气、开拓海港。

  开荒岭南,则是让大楚多出上千里一年三熟的丰沃耕地——后世明末清初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而在这个时代,谚语中所谓的‘湖广’地区,还大多是茂密的原始森林。

  如果这千里沃土能够得到充分开发,楚国的粮食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就代表更多的人口、更多的兵员、更能抗住长时间的战争。

  不仅是耕地——岭南地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楚国地广人多,但是矿产确实不多——战国之世,矿物资源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其中尤以韩国的铁矿最为出名,而楚国境内只有极少的可开采矿产。

  如能开发岭南,楚国也能有充足的煤、铁资源。

  这就代表着更精良的兵器。

  总而言之,‘开荒岭南’是熊午良王霸之路上的重要一步!

  至于第三条‘经略巴蜀’,除了巴蜀粮仓能带来的经济上效益之外,还有在军事上开拓第二条北上攻秦线路的重要意义——这是后话,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言归正传——熊午良听了屈原的话,眼前一亮:“时机已经成熟?如此甚好!”

  屈原抚须而笑,片刻之后脸色又严肃起来:“君侯,开荒岭南之事,还按原计划实施否?”

  所谓原计划,指的是利用各大贵族去开发岭南——原定岭南开拓团的‘名额’,本就是为了拉拢贵族为曲阳侯所用的。

  时过境迁,熊午良已经在楚国站住了权力中枢,大大小小的贵族无不俯首帖耳,已经无需用‘岭南开拓团’的名额来勾引贵族们为己所用了。

  熊午良沉吟片刻,最终还是缓缓点头:“还按原计划吧。”

  “开荒之事,投入太大。”

  “若撇开那些贵族自己来……纵然国库日渐丰盈,也扛不住如此巨额投入。”

  “还是要依靠那些贵族的充沛家资,才能尽快开荒。”

  屈原赞同地点头:“此言甚是。”

  开荒岭南,需要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熊午良正在琅琊海港死命砸钱,纵然五年十年之后可以回报丰厚,可该项目短期内却是个只进不出的吞金貔貅。

  实在是没有余力再开展规模更大、耗费人力财力十倍于琅琊的‘岭南开荒工程’了。

  只能将这项工程外包给贵族们。

  贵族们有钱有粮,还有消磨不尽的时间和精力和旺盛的工作积极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