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3章 东宫诸臣,未来大考_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詹事同音长史,这么叫也没有区别。

  苏良嗣以雍州司马,检校太子率更令,称呼司马也较为妥帖。

  当李显短短的一句话,就将东宫的职限划分了出来。

  薛元超,李绚,姚令璋和苏良嗣为独一档,东宫核心。

  其他蒋俨,韦弘敏,以及还没有报到的程务忠,都还差上一些。

  “东宫之内,一切随殿下称呼,但是出了东宫,还需要按规制而来。”稍微停顿,薛元超认真说道:“殿下既然要学习,那么东宫讲学之事,就要重新拾起来,以后每日上午讲学,下午学习朝政,诸位以为如何?”

  “可!”李绚,姚令璋和苏良嗣纷纷点头。

  “如此,每日两人,各讲一个时辰,明日薛某和苏司马,后日,姚詹事和王爷。”薛元超简单的划分了时间,随即又说道:“如此,太子崇文馆的两名学士就要补起来,如此,三日一轮,然后休息一日,然后再行开始。”

  李显嘴角微微抽搐,下意识的看向李绚。

  李绚略微沉吟,说道:“若是加上休息,便算五日一次吧,正好抽一日时间,考核一下,也不能只读书不出成绩;十日恰好一休,对各官也都比较合适。”

  “善!”薛元超,姚令璋,还有苏良嗣同时赞同。

  终究还是要对李显进行考核。

  他能学成什么样子,不是任由他随波流散的,终究是查一查。

  李显的脸色顿时就苦了起来,一旦涉及考核,考核成绩必定要送到皇帝和皇后的手里,到时候,要是成绩不好,就难了。

  “那么太子崇文馆的两位学士,诸位有什么推荐的?”薛元超坐在左侧上首,目光看向众人。

  “孔家这一代有出色的人选吗?”李绚第一个开口。

  薛元超,姚令璋和苏良嗣顿时肃然起来。

  孔家两个字,代表儒家正统,如此孝悌之义便能够长久的加在李显身上。

  姚令璋略微思索,说道:“褒圣侯孔德伦年长,行动不便,其有二子,孔崇基、孔子叹都资质普通,但孔子叹次子孔贤,自幼端颖,十岁能文章,上元元年登进士第。”

  “算了吧。”苏良嗣摇摇头,没有再开口。

  众人沉默了下来。

  李显低头,他知道众人为什么不愿意选孔贤,就是因为他的名字和李贤只有一字之差,但这也已经足够让人否掉他了。

  “杨炯如何?”薛元超突然开口,一下子就将众人目光吸引了过去。

  李绚缓缓的点头,但同时又说道:“可以是可以,不瞒薛公,绚也想过杨炯,但他为人太过年轻,如此会否对其有害?”

  有时候,别人说你太年轻,可能就是以因为你太年轻来压制你。

  有时候,说伱太年轻,并不是担心你的能力,而是担心你的资历,容易遭到别人攻讦。

  杨炯便是如此,李绚可是记得,初唐四杰可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