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74章 永隆二年,元旦初一,朝局大_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74章永隆二年,元旦初一,朝局大变

  永隆二年,正月初一。

  卯时正,开化坊诸王府同时开门。

  十几位身穿紫色蟒袍的亲王,嗣王,郡王同时走出大门,然后翻身上马,在韩王李元嘉的引领下,朝着坊门而去。

  李绚目光回望,刘瑾瑜,还有欧阳氏,都在站在门前眺望。

  李绚微笑点头,然后转身看向前方,整个人面容瞬间冷肃。

  嵩山炼制延命丹药的事情,李绚有很多后续都没有和刘瑾瑜讲,好不容易才让她安心下来,李绚也没想让她再提醒吊胆。

  很多事情稍微有所偏向,就会有天翻地覆,甚至是生死两难的分别。

  李绚这一次之所以会察觉到嵩山的猫腻,就是因为佛门窥基和尚的提醒。

  目光平静环视,左侧第三排,群臣中间,黄门侍郎王德真就在那里。

  当然,这并不影响武后的算计,甚至还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正月初一,皇帝早朝,群臣恭贺。”

  但若是他不知情,那么在他的心底,他就是在用曹王,琅琊王的五脏炼药,人心血腥啊!

  永隆元年两件大事,李绚以逻些道大军,攻破吐蕃国都逻些,押送吐蕃国主赤都松赞进京;越王李贞,兵部侍郎萧德昭谋逆。

  后面两者,李绚不怀疑他们两个,但窥基和尚,李绚总觉得,他是武后的棋子。

  剩下的事,李绚一个人处理就足够了。

  如有大事,须共谋谟,别遣侍臣,就第询访。”

  大朝的礼仪,继续一项项的进行。

  诸王站在右侧,军中诸将站于诸王之后。

  若这本身就是一个算计,那么在李绚动手的时候,被人抓住,那么他这个朝廷嗣王,逻些道大总管,右卫大将军,太子宾客就都别做了。

  脱鞋舄,解佩剑。

  高才命世,不拘恒礼,迟得此心,留情规训。

  白发苍苍的侍中赵仁本,神态轻松的从群臣之上走出。

  甚至如今的李绚,关键时刻也少不了要走一遭,就看皇帝和武后什么时候需要了。

  赵仁本致仕,群臣的目光落在裴炎身上,这一刻,权位交接。

  今日大朝,一切如常。

  裴炎肃然躬身,接过圣旨,然后转身,看向赵仁本,随即展开圣旨,开口道:“惟永隆二年,岁次壬午,正月壬寅,朔初一日辛亥,皇帝若曰:

  吐蕃已灭,突厥降服,四海诸国无敢抬首以窥龙颜。

  七十致仕,本为常人。

  如有大事,须共谋谟,别遣侍臣,就第询访。”

  ……

  那么武后,武后知不知情。

  刑部尚书,冠军大将军,昌邑县开国公刘柏英。

  这才是整件事情最大的布局。

  之后韦玄藏和卢照邻的认可。

  至若吕尚以期颐佐周,张苍以华皓相汉。

  站立殿中,赵仁本躬身,中气十足的开口道:“臣,侍中,赵仁本启奏,永隆元年,风调雨顺,四季轮转,百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