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79章 科举改制,太平长公主_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79章科举改制,太平长公主

  “先帝,陛下,两代雄主。”李绚平静而又坚定的看向刘仁轨,说道:“但多年征伐,百姓是时候需要休养生息了。”

  刘仁轨点点头,走到了亭中石凳坐下,环顾四周,整个庭院内一片宁静。

  冬日冰封的湖水,冷的渗人。

  “百姓需要休养不假,那军中呢,那么多骄兵悍将,没有战事,他们如何升迁?”刘仁轨轻轻的敲敲石桌。

  李绚在刘仁轨对面坐下,然后认真的说道:“没有那么多的骄兵悍将,愿意留在军中,扔下父母妻儿军前拼杀的,终归少数。

  如今吐蕃已平,草原安定,若想要军功,那么就去西域和安东,至于地方,陛下不是已经在蕃州开始安置了吗,十年之内,当不至于有忧患。”

  刘仁轨侧身看向李绚,轻声问道:“贤婿似乎有很多话没说?”

  武后选择李显,是因为她不想再废掉一个自己的儿子。

  那就是武后。

  这个权臣,说的便是裴炎。

  薛绍毕竟是大家子弟,对于琢磨上意,还是有些心得的,但往下,就差的远了。

  原本东宫指望他能够以家世,多获得一些中书省的决策信息,但可惜,薛绍能够拿出来的有用东西实在太少。

  选婿,不仅要看祖父一辈,父亲一辈也要看,什么时候能在什么地方给予足够的政治助力,这些才是那些顶级世家真正去考虑的东西,而刘家在这方面远远不足。

  刘瑾瑜何尝不明白这一点,若是大伯肯放下一下脸面,去试一试稍低一些的门庭,便是陇西李氏,她也能想法弄来。

  但郡主就不一样了,郡主驸马是可以成为宰相的。

  “所以需要天下安定,皇帝仁慈。”李绚苦笑,道:“太子剩下的,也只有仁慈了。”

  李绚皱了皱眉头:“崔家,是和谁?”

  李显和李旦,李旦看起来为人英武,颇类废太子贤,但他的身边都是北门学士的人,关键时刻,这些人选谁根本不用问。

  后来的李旦登基,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赵郡李氏,便是有这般能力,而清河崔氏,在这方面还更要其上。

  这一年他在东宫做左春坊司直郎,做的一塌糊涂。

  刘瑾瑜赞同的点头,公主的驸马虽然直接就是五品的驸马都尉,但前途却非常有限,起码宰相不会有他的位置。

  “对了,说起来,太平公主明日要来拜访,除了礼节,怕也是有什么事吧?”刘瑾瑜已经彻底的清醒了过来。

  高傲的顶级门阀,在这方面自大的可怕,因为那是他们数百年来继续占据时间优势最大的武器之一。

  而事情的根本,竟然是因为李显的耳根子太软,最后导致局面失控。

  “就比如李义府。”刘仁轨忍不住的笑了,随即摇摇头,说道:“李义府当年之所以能够得势,便是因为陛下初患风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