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3章 志气豪放,状元之才_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3章志气豪放,状元之才

  “张六郎是定州义丰人,虽同是显庆四年的进士,但他出名却非赖文采,而是长相,年近三旬的人,长相却颇类弱冠少年,俊美无比,令人啧啧称奇,亦有些好笑。”蒋偕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低头自笑了起来。

  “年近三旬,张六郎那时便已经年近三旬了?”李绚一时间有些感到好奇。

  在他的印象中,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是天后武曌年老之时的玩宠,年纪不说是二十出头,但只要不应超过而立。

  然而现在真实情况却实在震惊了他,张昌宗在十六年前,就已经年轻三旬了,现在岂不是年近五旬了。

  “张六郎是贞观五年生人,显庆四年二十八岁,十六年过去了,现在应有四十四岁。”蒋偕给出了准确的答案,随后感叹道:“如果不是那副长相,张六郎就算得中进士,也难留于弘文馆。”

  “怎么张六郎文采不堪吗?”李绚有些不解,能够考中进士之人,文采再怎样也差不到哪里去吧。

  “不,张六郎文笔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才藻文新,天格赡丽,亦是一绝,与其族兄昌龄俱为一时之选,其兄昌龄更于贞观二十年就中得进士第一。”蒋偕嘴角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看着无比震惊的众人。

  “进士第一,先帝在时,似乎并无殿试,进士第一,也就是状元。”李绚脸上无比惊讶,但随即问道:“为何其兄昌龄于贞观二十年便已是进士,齐名的张六郎显庆四年才得中举?”

  “因为他们的文采虽辞藻非凡,但空洞无物,其时,考功员外郎王师旦上奏先帝,曰其华而少实,其文浮靡,非令器也,用之则后生劝慕,乱陛下风雅,然昌龄已定进士,不好更改,但昌宗等人便在无中举之机,后圣人即位之初,遵循先帝之志,昌宗虽数度春闱,但始终无法得中,直到显庆四年……”

  说到这里,蒋偕悄悄的闭上了嘴,但在场众人都知他话中之意,便无再问。

  显庆四年,长孙无忌、褚遂良一党被纷纷罢黜,长孙无忌更是死于流放路上。

  李治初掌大权,立志清扫弊革,这才有了大唐天下第一次殿试,张昌宗才得以幸进。

  “故而其虽是宰相侄孙,但如今也只是一任富平县令。”李绚点点头,他现在终于明白原因了。

  大唐立国之初,文风多承袭前隋,浮艳柔丽,绮错婉媚,然而宰相魏征,房玄龄等人,力求摆脱前隋诗风,突破宫体诗格,进行革新,同时对旧式文人在官场上颇多打压,才逐渐有了如今的文体变革。

  这其中最出名的,还是以杨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等初唐四杰为首的一批文人。

  他们的诗风从从宫廷格调走向市井民间,从台阁移至江山塞漠,也才有了后来的盛世大唐的璀璨明珠。

  “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