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7章 安东诸将,小心太子_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东都督府三将,李谨行,高侃,黑齿常之。李谨行是粟末靺鞨族人,蓍国公突地稽之子,武力之强为诸君之首,偏又生性谨慎,为陛下所重。

  高侃为人重权,但李谨行一切依律而行,二人倒能和谐共处。至于黑齿常之,也是一员猛将,为人性情耿直,部下信重,不过出身降将,无可与其他二人相比。”

  李绚隐约能够窥见安东都护府内的权力构架。

  李谨行为安东道镇抚大使,一切以朝廷为重,虽不重权,但也不许他人违令而行。

  高侃出身渤海高氏,虽然重权,但不会违背李谨行之令,颇有些长史的味道。

  至于黑齿常之,多有些像一州司马。

  不过这三人当中,李绚知道最多的,反倒是刘仁轨并不怎么在意的降将黑齿常之。

  因为在薛仁贵和裴行俭之后,大唐成就最高的统帅就是黑齿常之了。

  高侃他也有所耳闻,不过听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孙子,高适。

  最后便是李谨行,李绚甚至在前赴洛阳之前,都没有听过李谨行的名字,但此人能够被委任为安东镇抚大使,必有其过人之处。

  甚至三人当中,让李绚感觉最为放心的,就是李谨行。

  李谨行不会大出奇兵,但若是他要主守吗,其他人恐怕一点便宜都讨不到。

  李绚做事也是这种风格。

  这些人,还有安东都护府下属众军,可都是刘仁轨当初在东岛主持攻伐新罗的手下大将。

  也正是因为有这层关系在,李绚前赴东岛,才最容易被人相信。

  ……

  刘仁轨细细的向李绚讲诉了安东都护府的局面,最后才轻叹一声,说道:“东岛之战,不在我军,也不在新罗,真正的敌人是天气,不管是水路还是陆路,想要撤军,都有多番艰难,若是天气严酷,无论局面如何,东岛人都不会放弃进攻的。”

  “其实此时,最合适的,是立刻从辽东调遣一支大军直扑买肖城,前线鏖战,消耗新罗军力,后方新军一到,立刻痛击敌军,然后便可从容而退。”李绚轻叹一声,将藏在心底一直不说的话说了出来。

  “辽东若还有军,何须从江南道调军。”刘仁轨微微摇摇头,说道:“陆上调军,最快也只能从河北道调军,这与当年的杨广之行又有什么区别,一旦大军受阻,北地突厥再动乱,立刻就是隋末乱世。”

  李绚能够想到的东西,刘仁轨和那些当朝大官又怎么可能想不到,他们更多的是在别的地方顾虑。

  李绚隐隐间有种感觉,如果中枢真的这么做,东海王必定有一切手段,将大唐拖入隋末乱世。

  “好了,不提这些了。”刘仁轨抬头看向李绚,轻声说道:“贤婿此番东行,就算一切顺利,再归怕也要到正月之后,不过也好,有些事情也可以避开。”

  隐太子妃的葬礼,她现在人还没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