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章 学习_白浩庄梦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此白浩进入了打两份工的状态。白天白浩在嘉禾人力工作,下午下班了之后就赶忙到颂星奶茶去打工。下午六点到晚上9点多,然后李颂星给了白浩这3个小时的钱,40多。等到回到家里之后,白浩先看一眼某鱼上面上架的二手ns情况怎么样了,然后就进入一种学习的状态。

  什么叫做学习的状态呢?这是白浩大学时候没有想到的问题。可能在学外语的时候有受到一定的影响。他还隐约得记得当时他的英美文化课上老师说的:

  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而是一种和别人聊天的资本。就像你遇到英国人,你可以去跟别人谈莎士比亚,可以去谈狄更斯,可以去谈柯南道尔。跟美国人可以谈谈马克吐温,到了法国可以谈谈美术。现在所了解的一切,都是你未来聊天的一种资本。你聊出来东西的水平就决定了面对面的人对待你的水平。

  为什么记得这段话呢,那是因为当时好多白浩的同学,在英美文化课上背单词,做题目,为将来的专业四级专业八级做准备。都不听课了,当然老师就得讲一点大道理。那节课白浩还是有印象的,讲的是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这本小说是白浩看的第二本外文小说。因为看的是原版,所以对于其中的感觉是看译文所感受不到的。

  而白浩看的第一本外文小说,叫做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小说对于白浩的影响不亚于他的父亲白振严。正是盖茨比的世界描绘了一个充满金钱欲望纸醉金迷的美国,才让白浩真正意识到在这些东西的背后所需要的精神世界。除了小说,白浩还看了两版盖茨比电影。在最后,菲兹杰拉德在盖茨比前面加了一个词“Great”,因为他觉得只有这个词才能够真正地形容盖茨比这个人。而最后盖茨比的葬礼上基本没有人来,也正象征着,那个世界对于他的冷漠——人情世界,和金钱世界的区别。

  白浩觉得他英美老师的这段话完全适用于现在的他。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了解的东西,在聊天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个是不可避免的。也许两个人会有共同语言。就像是他最近和叶总聊天三句话不离英雄联盟。但是叶总是一个“年轻人”——年轻一代和游戏圈子有直接挂钩的。

  但是如果以后的客户不喜欢呢?白浩不能够逼着别人跟他谈这些。而白浩不能够去聊莎士比亚,这是中华文化的圈子,并不是英国。

  于是白浩就察觉到这一方面的缺失,开始看一些国内的讲座,和一些专家的评论之类。他看的专家和某些“砖家”不一样,不会发表一些连数据支持都没有的理论,就比如什么吃螃蟹和柿子没问题。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虽然说现在的医学没有理论和临床证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