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78章 仿制“边区造”手留弹_欧皇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鬼子这一套,在美军和苏军哪里却不太好使。为啥?因为二战时美军和后期的苏军,把波波沙冲锋枪和汤姆逊冲锋枪,都装备到了班组,也就是基本每个班都有装备。

  你鬼子每个小队的确有两挺歪把子机枪,火力凶猛。可是,你突进敌军阵地的侧翼,相当于和人“短兵相接”了。这个距离上,冲锋枪和机枪的杀伤是差不多的。

  果军缺乏冲锋枪(主要是子弹打不起),可美苏军队冲锋枪多啊。所以,鬼子的侧翼突击队,若是突入敌军侧翼,若是面对缺乏冲锋枪的果军还好,占据优势,击溃对手。面对每个班组都有冲锋枪的美苏军队,就没优势了,甚至是劣势。毕竟,冲锋枪在近距离战斗中比机枪轻便好使。

  另外,顺便提一句,鬼子军中冲锋枪装备率很低。为啥?和果军一样,子弹打不起……

  没错,鬼子国内矿产资源贫乏,金属产能很有限,制造子弹是需要大量金属的。所以,冲锋枪这种极为浪费子弹的武器,不是没技术,而是子弹消耗不起。

  但是,如果把鬼子的战术,以及对付战壕很有效的掷弹筒拿去一战时期,绝对能够大杀四方。因为,一战时期冲锋枪刚出现呢,没有大规模列装。这种掷弹筒搭配歪把子机枪的火力,绝对是无敌的。

  巧的很,果军的装备水平,差不多就是一战级别的。面对代差一般的火力和战术,自然不敌。不是鬼子多凶猛,而是他们的战术和火力,恰好压制了果军。只有兔军,不和鬼子刚正面,受到的损失才小一些。但在反扫荡过程中,若是正面对上,也讨不了好。

  ……

  也就是说,马林“发明”的改良版“一窝蜂”,代替了机枪的作用。但是,若是对方竖起大盾,就需要类似“掷弹筒”这样的猛火力武器,打开局面了。

  但是,就目前而言,马林没这技术能力啊。鬼子的专门用于掷弹筒的小香瓜手蕾,根本造不出来。主要是引信问题,没有现代化学能力的马林,不但缺乏大威力的装药,也没有不需要明火的引信。

  现在北海国的所谓手留弹,基本就是个带细长引信的土榨弹。这玩意,若是扔出去,不巧扔进水塘里的话,引信会直接被水熄灭。扔进沙堆里,也容易被沙子遮盖住火苗,导致熄灭……各种缺陷……

  ……

  马林左思右想,觉得搞掷弹筒不现实。但是,手蕾倒是可以发展一下。

  虽然手蕾的打击距离只有三五十米,远不如掷弹筒的两三百米。但是,要看年代的啊!

  这个年代,军队武器还以冷兵器为主。虽然莫斯科军队也有火枪火炮,但肯定全部布置到正面去。侧面嘛,能有弓弩就不错了。

  所以,只要有合适的手蕾,完全可以靠近到三五十米的距离内,然后扔手蕾攻击……

  就算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