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快到坑爹的射速_转生成为末世里的舰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命中精度好、毁伤概率高的特长;多管小口径火炮承担后续拦击和补充打击的任务。它将防空导弹和小口径速射炮在不同距离拦截来袭导弹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一点上“密集阵“是无法与之抗衡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卡什坦”近防炮的总射速(一个系统两门)达到了10000发每分钟的恐怖射速,是长时间以来射速最快的武器。(金属风暴不算啦,花里胡哨)

  当然现在不是了。

  1130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730的编号只比630多了一百,可技术却相差了数十年,而1130比730多了四百。

  其实刘豫章认为编号只多了四百根本不够啦,就算是不重要的编号也不能这么贬低它啊。(其实这里的编号是按照炮管数量分的)

  因为1130实在是太强了。

  1130的武器是一门近防炮(废话),近防炮一般都是战舰的最后一道防线,因为如果电磁干扰,防空导弹都没拦截下来的目标那实在是太恐怖了,一定是又快又坚固。

  所以近防炮的性能显得格外重要,一定要是反应又快,转炮又快,射速又快,威力还大。

  如果说现代海战中,导弹是枪(超视距打击),舰炮是刀(有些也能超视距,但射程还是低),近防导弹是护盾,那近防炮就是护甲了,最重要的一层贴身甲。

  所以各国都在近防炮上下了血本,导弹再烂没关系,还可以带着主炮上去拼刺刀,可如果近防炮也烂,那简直像没穿衣服一样,不管拼刺刀还是拿枪对射都是绝对吃亏的一方。

  而1130作为一门转管机炮,拥有11根炮管,是世界上炮管最多的加特林式转管机炮,口径是三十毫米,能同时锁定40个目标,最高射速达到了11000发每分钟,远远超过了最高6000发的“密集阵”与总射速10000发(一门其实才5000)的“卡什坦”。

  其实不用说什么了,如此高的口径与世界第一高的射速,超快的反应速度,再加上2公里的有效射程,已经可以拦截世界上所有导弹鱼雷以及飞机了。

  当然战术核导弹除外,超大的杀伤范围近防炮是没法进行有效拦截的。(中途打爆了也有辐射与冲击波)不会真的有国家拿核弹砸驱逐舰吧?不会吧不会吧?

  当然,就算来砸了,凭借着强大的三军通用数据链,以及相控阵雷达配合海红旗-10舰空导弹,也是可以在大部分情况下成功有效拦截战术核导弹,毕竟近防炮只是最后一层保险,缺点也是有的,要靠导弹来补。

  刘豫章想了想,自己这运气也着实太好了,赶紧问了问系统:

  “嘿,系统,这东西,它..它真的能用吗?”

  虽说是明知故问,但刘豫章总是要确定一下,再者,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