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燕军伐赵_赵公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答道:“赵国虽有长平大败,然赵人能征善战,老弱、妇人、稚童皆有向战之心,不可伐也。”

  栗腹闻言,脸色有些阴沉。

  别看他乃相国,终究并非燕人,多少受到排挤、掣肘,就连出使赵国的使者,也并非完全唯其马首是瞻。

  校场见识过赵嘉以及赵人风采以后,不少使者都认为,赵国不可伐。

  燕王闻言,脸色微沉。

  因为秦国远交近攻之策,时常怂恿燕国攻打赵国,以致燕、赵龌蹉由来已久。

  此前两国交战,燕国向来讨不到什么便宜,也让燕王心中憋了口气。

  直到赵国长平大败以后,燕王这才蠢蠢欲动。

  此时的燕国,若发动举国之战,让成年男子全部参战,妇人运输粮草的话,能够调遣六十万人马,青壮能战之兵也有二十万。

  纵然是没有兵败长平的赵国,面对举国来犯的燕国,也不敢太过小觑,更何况是如今的赵国。

  不仅仅是燕王,燕国上下此时都有些膨胀。

  特别是数年前,燕国趁着赵国长平大败之际,诱使赵国北部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众投入燕国,越加使得燕人以为赵国气数已尽,许多燕将都希望举国伐赵。

  故此,他们听到有使者说‘不可伐’,当即有些心中不愉。

  燕王更是极其不快,将目光放在了栗腹身上。

  栗腹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臣以为,赵国可伐!”

  燕王以及许多燕将,闻言全都眼睛大亮。

  燕王更是急切问道:“试言之。”

  栗腹环顾众人,大声说道:“某于邯郸城内,见赵人老弱、妇人居多,青壮者寥寥无几。”

  “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¹。”

  “今我大燕伐赵,能调动人马六十余万,反观赵国,经由长平大败,青壮者死伤殆尽,能战者不足十万。”

  “我燕国兵力数倍于赵,如何不能伐?”

  燕王闻言大喜,对着诸将问道:“汝等意下如何?”

  绝大多数燕将皆摩拳擦掌,认为赵国可伐。

  唯有乐间大步上前,沉声道:“赵乃四战之国,其民习武善战,不可轻伐也。”

  乐间乃燕国名将乐毅之子。

  乐毅当年统帅五国军队,连下齐国七十二城,差点灭亡齐国。

  乐间从小耳濡目染,亦是知兵善战。

  燕王闻言,却是不悦道:“吾以众击寡,如何不能伐?”

  乐间毫不退让的说道:“兵在精而不在多,纵然发动举国之战,最终能够调动六十万人,大多也只是负责押送粮草的老弱妇孺。”

  “且使者亦是说过,赵人老弱、妇人、稚童皆有向战之心。”

  “邯郸保卫战,赵国妇人、稚童更是全部登墙守城,强秦亦奈之不何,此为前车之鉴,不可不查也。”

  “斯国斯人,岂能轻易言伐?”

  燕王大怒,喝令乐间退去,其余诸将也都冷笑连连,认为乐间胆小惧战。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