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6章 有失远迎_大唐之首席美食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姐,为何不多不少恰好是七只喜鹊?

  为什么不能是九只呢?”

  如意看了半响,虽然数清了是七只喜鹊,却不知为何是七只,这就叫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意的态度也算是极端正了。

  “你啊,”公主无奈地摇摇头,伸手指向左上角的题款,“那里不是写得分明么?”

  “哪里……”如意蓦然扭头看去,只见上面用行草书写着四个俊逸飘洒的字:“七喜临门”。

  但下面并没有落名款。

  “可是小姐,为什么是七喜临门?

  这与七只喜鹊又有何相干……”话未说完,如意突然明白了过来,拊掌笑道:“啊,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七只喜鹊就代表七喜吧!”

  “喜上眉(梅)梢”或许不是唐代常见的绘画题材,但是,喜鹊代表喜事,却是自先秦以来人们就已达成的共识。

  因此,这幅壁画的寓意,不仅是喜上眉梢,而且是七喜临门,不仅仅是一喜而已。

  待茶坊开业后,客人们一来到大门口,抬头看见的是一块铁画银钩的“七碗茶”牌匾,进门就是七喜临门的壁画,还没喝茶,客人们的精神就都为之一振了。

  七碗茶是七碗茶,七喜临门是七喜临门,可如果把二者放在一起,那么整体的内涵无疑要深刻得多。

  因此,李氏姑侄说唐公子匠心巧思,实则一点都不为过。

  同时也可见出唐公子对这家茶坊是正儿八经花费了不少心思的。

  小宫女如意虽然算不上唐公子的知音之人,这是受阅历所限,不可强求之事。

  李虫娘虽然对小宫女摆出一副孺子不可教也的态度,可对于这幅壁画,她自己也未必全然看明白了。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为什么那七只喜鹊的姿态那么奇怪,为什么它们都在翻白眼?

  这是为什么?

  不独李虫娘,李豫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依理而论,广平王殿下也可算得是满腹经纶的俊才了,可他凑肠刮肚,愣是没得出一个合理的说法。

  那些古代典籍上似乎没有相关的内容,他的老师——当朝那些学富五车的大儒们,也似乎从未告诉他花鸟画上的鸟儿为什么会缩着脖子翻着白眼,那七只鸟的表情让李豫联想到那些读书人,似乎个个都带着一脸愤世嫉俗的表情。

  最重要的是,为什么那些鸟儿会有人的表情?

  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就只有唐公子能给他们解说了,即便是当今的大儒也爱莫能助。

  实际上,这是唐云的个人喜好罢了,也未必一定要说出个为什么。

  当然,若真要论个出处,那自然是与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有关,换言之,唐云这幅七喜临门的泼墨写意画作,取法于八大山人的花鸟画。

  师古人嘛,师造化嘛。

  当然,如今唐云也搞不清楚,八大山人对他而言,到底应当算做古人呢,还应当算做后人呢?

  也许因为他的穿越,二十一世纪的历史书上有部分内容,想必要改写了。

  至少在古代绘画史上,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极有可能被写成取法于唐代著名画家唐伯玉(唐云的字,非唐伯虎)。

  “啊呀,原来是李兄啊,失敬失敬,恕小弟脱不开身,未能到门外恭迎啊!”

  唐公子笑呵呵地从台阶上走下来,向李氏姑侄拱手赔罪。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