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7章 海贸(1)_归来成大明武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价格,老臣不敢擅专,故此前来请示陛下。”来宗道躬身道。

  “二百门千斤佛郎机炮?”朱由检惊讶,一脸的愕然。

  随后,他想到什么似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

  这琉球国向使者不会只为了要铜吧?

  毕竟,各国缺铜,千斤的铜,转卖到东瀛和朝鲜已经价值不菲了。

  “是的!陛下。”来宗道点头道,他一脸尴尬,自然也察觉到了陛下脸上的异色。

  “好嘛!”朱由检点点头,脸色复归平静下来,他缓缓道:“想要就行。不过,价格不能含糊了。”说完,朱由检转头朝王承恩道:“伴伴,传工部尚书来乾清宫。”

  “是!”王承恩答应一声,传令去了。

  很快,工部尚书徐光启进入了大殿。

  朱由检便讲了火器交易事情,询问三者造价成本。

  徐光启听闻之后,躬身道:“陛下,微臣已经清查一遍工部军器局武库,关于佛郎机炮有二十门,虎蹲炮有三百门,鸟铳有二百杆。微臣认为,这些武器应给直接送到前线将士手中,用来杀敌。而不是给琉球国他们,如果陛下执意交易,前线将领得知,必然寒心也!”

  朱由检一愣,随后沉默下来了。

  一旁的王在晋听闻徐光启此言,他见天子神情微变,王在晋皱眉,上前一步朝徐光启道:“徐大人,陛下可不是为了区区银子,而是为了粮饷。是为了供应九边的粮食,同时,避免琉球国彻底倒向倭寇这一方,这才有意促进这次交易。这是长远的谋划,内阁和兵部都是赞同的。”

  徐光启听闻,冷声道:“我大明前线军队火器简陋,装备粗糙,故此,在建奴面前,连连吃了败仗,如今,仅有的火器不送往前线,而是拿来交易,岂不是因小失大?就算是长远的谋划,在辽东眼下一日三变的形势下,也是远水不解近渴。”

  王在晋被徐光启一顿话怒怼,他顿时哑口无言了,只好看向天子朱由检。

  朱由检缓缓点头道:“还是徐爱卿一语提醒梦中人啊!朕想的太理所当然了!打铁还需本身硬,我们自己强大起来,这才有余力支援他国。这样吧!这批武器立即派人送往前线,亲自交在孙爱卿手中。王爱卿,这个事情你兵部立即去准备!”

  王在晋听了,急忙躬身道:“臣领旨!”说完,王在晋躬身告退缓缓退下去了。

  “徐爱卿,军器局火绳枪,三眼铳有多少?”朱由检朝徐光启问道。

  “陛下!这两种武器极多,不过,臣检查过,火绳枪质量有些太差。”徐光启躬身无奈道。

  朱由检点点,转头望着来宗道吩咐道:“告诉向使者,朕支援他们三眼铳,要多少给他们多少。”

  三眼铳造价廉价,一杆只需要七钱,大明自然能够大规模的生产。

  火绳枪就算了,炸膛的玩意儿丢大明的脸面。

  来宗道听闻只好躬身道:“臣领旨。”

  接着,来宗道迟疑一下,躬身问道:“陛下,粮食这方面如何说?”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告诉向使者,朕按照约定的价格大规模收购他们手中的粮食,只要运到天津卫,有多少,朕就给他们多少银子,不少一个铜板。至于价格,你与户部毕爱卿两人召开下面的人商议一番,定下来。”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