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责任重于山(一)_蜀汉的复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渠郡和本官的涪陵郡都是下郡,以后可不要在本官面前自称下官了啊。”

  “太守说笑了。下官能升职,还不是沾了太守的光……”

  “闲话少说,我这边给你备下了食用蕨根的辨识、采集、制作的整套方法,还有延熙漆的整套制作流程。有了这两件东西,李太守去了宕渠郡那边,当有可为。嗯,本来还想给你提供果酒的甜味剂,但是这个东西利润太大,如果直接给了李太守恐怕你压力不小。所以,李太守去了宕渠郡,可以把那边的野果统一运送到涪陵来,然后通过嘉陵江一路水运到枳县交割。我以每石50钱收购。”

  “多谢太守慷慨相助,如此,下官去了宕渠郡,发展民生就有底了。”

  得到了关仪的保证和支持后,李赏心满意足的告辞了。这时候陈璨才站起来,郑重的对关仪行了礼:“家父离世前,有亲笔信一封交给太守。”

  关仪闻言,也换了一副非常严肃的表情,站起身来,将自己重头到脚的稍微整理了一下着装,头微微低下,双手前伸。非常郑重的从陈璨手里接过了陈袛的绝笔。

  展开信件,一笔丰筋多力的毛笔字出现在眼前。史载陈袛多才多艺,精于书法,真不是随便说的呢。

  “汉寿亭侯拜上,仆时日无多矣。君候见信之时,仆当已离世。然,仆虽非毫无私心之圣贤,但深受陛下大恩,仍不得不为陛下做最后之奔走……”

  接下来的信中,陈袛非常详细的给关仪分析了当前蜀汉政权内部的结构、派系、各方大佬的主要理念。以及现在蜀汉政权内部存在的诸多问题。虽说以穿越者的角度来看,很多都不正确,但关仪和陈袛毕竟从未见过面,这陈袛居然如此掏心窝子的和关仪讲这些。关仪的内心还是很有一些触动。

  “自建兴以来,开国老臣逐一凋零。然延熙十年之前,我大汉尚未有人才匮乏之感。镇南者,李恢之后狐笃更胜一筹。安东者,李严之后伯苗游刃有余。守北者,魏延之后,子均更有兴势大捷。至于中枢,丞相之后虽然无人可替代丞相之威仪,然蒋大司马、费大将军先后辅政,我大汉国势仍可稳固。然,延熙十年之后,狐笃、子均、伯苗先后逝世,各地继任边督之才均远逊前任。而中枢更是以仆这卑鄙之人充数,我大汉之国势,遂有江河日下之感……”

  陈袛这一段话里,主要是对蜀汉政权人才匮乏的极度担忧。在他看来,镇守南中的庲降都督,李恢之后是马忠,结果马忠干得比李恢还要好(两人中间还有一个张翼)。防备东吴的主将,李严被诸葛亮废了之后(诸葛亮到底废了多少人?这权臣当得也很厉害啊),邓芝接任永安都督,把巴五郡打理得井井有条不说,和东吴的关系也很稳定。而坐镇汉中,防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