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章 壮哉卓筒井_蜀汉的复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盐,其氯化钠含量高达99%以上。剩下的1%里,也含有丰富的碘。可以说,如果全蜀汉的老百姓都能普遍的吃上自贡盐,什么“民有菜色”啊,比较常见的大脖子病(因为缺碘引起的甲亢),都会得到彻底的扭转。

  “这么算下来,一天的产盐量就是900石,一个月就是27000石,一年就是……”糜照简单的心算之后情不自禁的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三十二万四千石!”

  可是关彝下面的话更让糜照崩溃!

  “怎么才这么点,你这半年都在干什么!”

  还没等糜照替张遵说情,张遵自己已经朝着关彝深鞠一躬:“兄长恕罪,这卓筒井虽然出盐量极大,但无奈它是窄口深井,要打到卤水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目前自贡亭这边最深的一口井,打下去七十仗,整整耗时三个月,所以……”

  “罢了,是为兄太着急了。现在朝廷的司盐校尉给咱们盐场的买价是多少?”

  “说到这个,兄长,小弟也是一肚子的火啊。司盐校尉给我们的价钱是每石两百钱!”

  “什么!他们怎么不去抢!子丰,你知不知道我糜家商号从这里进盐价钱是多少?每石八百钱!”

  前面已经提到过了,蜀汉、东吴、曹魏三国的盐政都是全部专卖制:盐场归国家所有,生产、运输、销售全部为国家掌控。

  而自贡亭的盐场因为关彝和刘禅的协议,实行的是就场专卖制:这里的盐场属于复兴社。盐生产出来后全部卖给国家。然后其他商人到这里向国家购买。

  这个新制度的提出,确实遭到了蜀汉官僚体系尤其是司盐校尉的激烈反对,但在关彝表示可以公开卓筒井技术并且刘禅当着朝廷官员背书:只此一例,绝不再开后。这个新制度才勉强得到了执行。

  但是谁都知道最大的暴利是垄断,以前蜀汉的司盐校尉全权把控了蜀汉食盐的生产、运输、销售。现在这份垄断破了一个大口子,你说人家怎么高兴得起来?所以司盐校尉府给自贡亭的盐定价极低!

  实话实说,200钱一石这个价钱对于有伴生天然气熬盐的复兴社来说,并不是无利可图的。张遵就私下向关彝表示:扣除人工成本后,净利润可以达到100钱一石。最近这半年,自贡亭的食盐产量累计已经达到了七万石。复兴社光是这一块净利润就有七百万。

  但是这里面有七成是刘禅的,一成是黄皓的。复兴社实际拿到手的只有一百四十万!

  钱赚得少一点倒是小事。本来关彝打的就是藏兵于此的打算:只要这里的盐业生产能够替他养活一万以上的产业工人那就足够了。

  真正让他火大的是,司盐校尉府以两百钱一石的价格收购了他的盐,转手却以八百钱卖给商人——商人也是要逐利的,而且还要加上运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