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抓凶_我能复制所有生物的能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

  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

  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陆宁现在就是这样的心理,他知道自己是如此的与众不同,他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

  随着自身能力越来越强大,这种心理也越来越强烈。

  陆宁抓起地上男人的身子,慢慢消失在了雪地里。

  当他顺着血腥味的方向,没一会就来到了那个被杀害的村民家里。

  他看了一眼倒地死亡的村民。

  随后他把王宝山绑好,去旅馆拿了手机,又快速返回来,这才拨通了陈警官的号码。

  “喂,陈警官吗?我发现了凶手。”

  “喂~”

  “在哪!你先不要轻举妄动,先盯住他,我们马上就来。”陈警官原本还睡意朦胧的声音立马变的激动起来。

  “呃~在我手里。”

  “什么!”

  陈警官惊呆了,愣了好久都没说话。

  陆宁只能解释是因为他碰巧看到凶手杀人后想逃往山林,怕自己跟丢,所以才冒险追过去把他打晕。

  “竟然又杀了一个人!”

  陈警官听到陆宁说对方又杀一人,语气震惊。

  虽然陈警官责备陆宁太过胆大,但是现在当务之急是马上把凶手押回去。

  于是他马上联络了本地的公安,自己也开始赶过去。

  本地公安来的很快,不到半小时就来到陆宁这里。

  “兄弟你还真是厉害啊,竟然徒手就抓到了这个凶犯。”

  “听刑警大队说,这个凶犯很狡猾啊,逃了好多天了。”

  来的一队警察接过被捆绑的王宝山,对陆宁连连称赞。

  一些警察留下来检查犯罪现场,一些警察带着王宝山和陆宁去了派出所。

  到派出所的时候已经凌晨3点了。

  而等陈警官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八点。

  “你怎么会来这里?”陈警官随口问了一句。

  “我来这里看极光来的。”

  对此陈警官也没有多问,知道人家两个情侣,喜欢到处旅游。

  王宝山自然醒了,一直都在被审问中。他一醒来就看到自己已经置身警察局,知道跑不掉了,心里还以为自己在雪地里遇见的就是边界巡警,倒霉被巡警抓回来。

  “我们国家的警察果然厉害,这都能被你们抓住,我认栽。”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他一一老实交代,算是认命了。

  犯罪的人知道自己早晚会有这么一天。

  “后悔吗?”陈警察问道。

  “要说不后悔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后悔已经没有用了。”王宝山苦笑摇头。

  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就回不了头了。

  就像你一开始刚买的白色鞋子,尽心保护,但是当有一天你的鞋子脏了,那么你就会不管不顾,完全放任。甚至以前特意避开的水坑,遇见了还会故意踩进去。

  杀了一个人了,还会在乎多杀一个吗。

  所以很多东西,好的会越好,坏的会越坏,就是这个道理。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