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_大宋将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来耗费太大,朝廷根本承担不起。我看是唯有迁都了。”

  “那要迁到哪里?”贾昌朝追问道。

  “这个……当年太祖就曾想过迁都,洛阳,或者长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合适!”韩琦闷声道:“不论长安还是洛阳,都已经衰败荒废,迁都过去,不单要建皇宫,还要建造各个衙门,禁军,官员,全都要搬过去,工程浩大,不比重建皇宫小,而且漕运呢?汴京的运河可是几百年才建成的,搬到洛阳或长安,要重新挖掘运河,你们谁有把握保证漕运安全?”

  一句话,大家都闭嘴了。

  迁都可不只是皇帝一家子搬过去,几十万禁军要过去,家属要过去,百官要过去,宗室也要过去,眼下洛阳不过三十万人口,这些都搬过去,一下子就暴涨到了一百万!

  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无数的困难摆在了面前,这几位虽然才智无双,可是想了想之后,也全都挠头了。

  行不通!

  就是行不通!

  包拯思量道:“如果考虑运输,我倒是认为放在长江沿岸,坐拥水路便利,或许更好些!”

  “不行!”

  这回跳起来的是富弼,“金陵非是皇都之所,其余城市格局不够,都不能做皇都。

  “那,那徐州呢?”见众人摇头,包拯又道:“或者大名府总行了吧?”

  唐介却反对道:“也不成,汴京就够危险的,大名府距离契丹更近,一点天险都没有,防无可防,守无可守,处境太危险了。”

  诸位相公议了足足一个下午,还是没有思路,他们几乎都把所有城市数了一遍,却没有一个合适的。

  贾昌朝只能说道:“诸位都回去好好想想,明天咱们务必拿出一个结论来。”

  王宁安自始至终,没有说什么话。

  等于议事结束,他约着欧阳修,到了皇家书院,找到了范仲淹,老范也很是担心皇帝安全,问了情况,然后老范就叹道:“真是想不到,皇家子嗣艰难,竟然出在了铅中毒上。皇室安危,关乎大宋江山社稷,必须从速解决,二郎提议迁都是有道理的。”

  欧阳修苦笑道:“迁都是没错,可问题是不好迁啊!”

  把所有适合作为都城的地方梳理一遍,大体上能分成三类,一类是洛阳和长安,这里是曾经的古都,而且周围地势险峻,易守难攻,颇有帝王气象,当年赵大就倾心这里。

  可是经过了一百来年,这两地已经衰败了,漕运也荒废了,要想恢复,不但要投入巨资,还费时费力,只怕赵祯死了,也未必能完成。

  从自然禀赋上,就把几个古都给否决了。

  第二类就是金陵等沿江沿海的城市,这里交通便利,水运发达,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可问题是江南一贯是割据小朝廷的最爱,格局小,易攻难守,而且无论文化,风俗,都和以北方人为主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