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章:“野蛮道”真牛_大明帝国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新教徒!西洋人胆寒了,一个个从心底发出疑问,难道地狱里的魔鬼被放出来了?卖糕的!

  由于大越国的重兵都集结在广南国鏖战,国内的正规军本来就不多,黄家不仅有兵力优势还有装备优势,在热兵器掩护下,在炮火开路下,一座座城池如同不设防。

  对进的大军伤亡有限,战果辉煌,俘获、缴获、斩获不知凡几。

  崇祯四年新年几十万军民都是在不断发生的战斗中度过的,从海南岛不断有移民运来。

  黎人发现安南这里拥有大片肥沃的土地,知道黄家承诺的给予五亩良田不会泡汤,纷纷主动要求接家小赶紧来这里生活。

  新乡勇见识了明军强大的攻击力,参加了势如破竹的战斗人人知道大越国无力翻盘,不想再等待了,也一致要求接家小来到自己得到的土地上耕种,他们实在爱这些恨不能插根筷子都发芽的沃土。

  也是由于这些穷苦人以前饿怕了,对生产粮食情有独钟。

  如今政策明了,每人最少获得五亩良田,连税赋都没有,可以租种的田亩不设上限,只要你有这个能力耕种,土地无条件满足。

  耕者有其田的宣传实打实兑现,渴望拥有自己田亩的老百姓迫不及待,误了时间就是误了许多收成啊!就是白白的扔了雪花银啊!因为黄大人宣布崇祯四年不纳粮。

  太多新乡勇带着家小开始用辛勤的汗水换未来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他们知道多打一季粮食会多挣不少银子呢。

  南北两路明军兜了大圈子夺取了外围所有的大越国城池、山寨后逐步收缩包围圈,渐渐地逼近大越国都城“东京”,合围之势连傻子都看得出来。

  大越国军民当然也心知肚明,知道又能如何?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枉然。

  大明就是明火执仗来夺回故土,小小大越国何去何从?

  黄明道的海军已经在红河南岸成功登陆,并且建立滩头阵地,位置就是后世的海防港,如今这里就是个小渔村,渔民早就不知去向。

  海军派出草撇船封锁红河入海口,防止大越国军民从海上逃遁,派出哨马船沿河而上收缴看到的所有船只。

  合围河内的明军两手抓,一边循序渐进,一边抓紧建设,过不了多久参加战斗军民的粮食就可以自给自足。

  大越国领地两头大中间狭长,如同一柄玉如意,分裂出去的广南国境内雨季和旱季明显。

  但是北越“东京”地区却是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区分,只不过进入五月份雨水增多,到了十月份才渐渐地减少。

  也就意味着“东京”跟大明边境的气候相差无几,并不是雨季、旱季两季分明。

  黑火药的火器部队在阴雨绵绵时作战确实战斗力锐减超过五成,这还是具备强大后勤保障的前提下。

  黄家为了此战蓄谋已久,物资准备充足,涂满桐油的帆布制作的行军帐篷质量好耐用而且多不胜数,甚至可以满足所有的火枪手和大炮全部在高高搭建的帐篷里开火。

  关键是成本低了太多,以前军队用的都是牛皮大帐。

  可想而知一个帐篷需要都少牛皮才能够满足,牛皮这样的好东西用来做帐篷简直是暴殄天物,用来做战靴才物有所值啊!

  牛皮帐篷还比较笨重,不耐雨水长期侵蚀,使用寿命也不及帆布帐篷。

  军队行军时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当然是辎重越轻便越好,帆布帐篷的使用较好的增加了辎重辅兵其他军需的运输量。

  夺取、消化河内外围的战斗花了五个月时间基本完成,狼兵、白杆兵、黎人乡勇再也找不到成建制的大越国军队逮俘虏换银币。

  “新苏州”城池已然崛起,城里的砖瓦厂、水泥厂鳞次栉比,现在有十几万人在劳作。其中有三万多大越国汉裔,女人占比达到六成。

  三十万军民围河内——现在后黎朝的“东京”城,太壮观,跟以往战争完全不同,所有的参战军民都笑容满面,一个个谈笑风生。

  外围几乎无仗可打,留下的高级乡勇和新乡勇足以应付窜出来的零星猴子兵。

  况且猎犬搜索队都已经分配到了驻守地地形复杂的城池,有了几十条经过训练的猎犬,猎物悄悄地接近已经不可能。

  请收藏:https://m.bqb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